教务〔2025〕13号
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
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学科专业竞赛成果的转化应用,现就2025年学科竟赛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推进“思政+课程+专业+科技+竞赛+产业”与创新创业相融合,构建“主体+核心+兴趣”“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学科竞赛体系,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五发展”目标。
二、参赛范围
(一) 师政教学〔2023〕168号关于印发《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的通知(附件1)。
(二) 桂教高教〔2025〕4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有关信息的通知(附件2)。
注:自本通知发布时起,附件1中的“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所有赛道)”从二类赛事调整为三类赛事。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优秀项目培育和学生选拔
各学院(部)要加强宣传工作,树立参赛意识,营造参赛氛围。通过校级选拔赛、工作室、学生社团等载体,选拔优秀学生,跨学院跨学科组队,参加全区性与全国性赛事。要依托资源优势,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依托教师科研项目,挖掘一批起点高、创新性强的项目,引导学生早进团队、早进项目、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大力推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二)加强多方协同育人
注重校内资源整合,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学院(部)要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为参赛学生讲解竞赛要求,分析竞赛选题,分享优秀案例作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侧重为学生参赛提供支持。工作室、社会实践活动要对接标志性成果竞赛,培育高质量竞赛项目。促进竞赛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
(三)加强竞赛组织力量
学院(部)要加强重点培育项目的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建立稳定、专业化的学科专业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充实学科竞赛一线管理力量,加强学科竞赛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每项竞赛需明确组织者,要加强与竞赛主办单位沟通联系,组建竞赛沟通群,深入研究竞赛规则,做好参赛动员、竞赛组织和宣传报道。要培育一批有情怀、肯付出、高水平的竞赛指导老师,为参赛学生提供高质量指导服务。要邀请专家对重点培育项目进行辅导打磨,提升项目在大赛中的竞争力。
(四)注重项目培育规划
针对重点项日和优秀苗子,要匹配优秀指导老师团队,从大一开始、对标参赛评审指标进行年度规划,尽早开展项目培育。
重视竞赛团队的梯队建设,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团队,确保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年级分布合理,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优秀团队。团队内部要充分发挥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经验分享和培训活动,促进新老队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
(五)健全竞赛激励机制
定期开展学科竞赛评优评先活动,挖掘身边的榜样,营造重视学科竞赛氛围。鼓励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创业实践等方式获取学分。建议学院(部)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竞赛指导业绩联系起来,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工作量认定等方面制订对应激励制度,以激发教师参与竞赛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四、注意事项
(一)各学院(部)将本学院(部)的竞赛联系人报到教务处科创办。
(二)各参赛团队在参加全区性或全国性赛事前,必须参加校级选拔赛。
(三)各学院(部)在全区性或全国性前一周内须将参赛详情(校级选拔赛情况、参赛选手、指导老师信息等)报至教务处科创办。未做赛前申报的参赛团队,其奖项学校不予认可。
(四)各学院(部)在所参与赛事最终结果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须将赛事总结报送至教务处科创办。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科创办景老师、刘老师。联系电话3698179。
附件1.师政教学〔2023〕168号关于印发《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的通知
2.桂教高教〔2025〕4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有关信息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通知(原文及附件).zip
教务处
202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