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数说2020】本科教育篇

时间:2020-12-31浏览:10

    编者按:2020,既是普通的一个数字,也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留下了人民“战疫”的坚强,也奔向了星辰大海的远方。2020,我们被无畏的“逆行者”感动,也为奔涌的“后浪”击掌。

    这里也有一组属于我们自己的数字。数字背后的故事,是全体师大人的拼搏、进取,是全体师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我们让数字说话,一起在“数说”中回顾属于广西师大的2020。

    今天的【数说2020】,我们一起来回顾2020年我校的本科教育成果。

 

 


本科教育“十大工程”持续发力,2020年再创新佳绩

 


为党为国培育英才,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新进展

    144门示范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年内立项建设14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拟定广西师范大学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方案,出台《广西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广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等三个文件,推动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着力打造“金课”,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取得新突破

    7门课程:7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线下类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4门。国家级金课将对我校的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43个项目:组织申报、评审、推荐2020年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获批立项43项。

    15个培育项目:出台《广西师范大学高水平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管理办法(试行)》;评选8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7个区级培育项目,为我校今后申报、冲刺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提前谋划,重点培育、凝练代表我校教育教学最高水平的成果。

    第167场讲座:通识教育讲座至今已开展了167场,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政治理论、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社会文明、自然科学、形势热点、艺术体育、生命健康等内容,受益人数达到87158人次。


实施“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本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工程新推进

    3个专业认证:9月、11月,历史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专业分别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中学教育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是2017年教育部颁布师范类专业认证统一标准后广西开展认证的第一批专业。

    1个推进会:根据教育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我校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动我校新文科、新工科建设。2020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14个试验班:全面实施独秀学生培养计划2.0,立项建设14个独秀班(创新创业精英班1个,卓越科学家班2个,卓越工程师班2个,卓越教师班6个,卓越法律人才精英班1个,卓越设计人才班1个,卓越职教师资班1个)。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互联网+”本科教育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30余万人次:全校师生全年利用智慧树、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3239余门次,学生学习30余万人次,教师参与3000余人次。疫情下在线教学的开展,使得我校课程运行平稳有序开展,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67个项目:2020年立项在线课程建设项目15个。截至2020年12月,我校已立项建设67门课程,完成建设并上线40余门。自建课程面向校内外学生选课人数超16万人,社会人士选课超1.3万人。9门优秀课程通过智慧教室面向全国学习者直播互动48次,参与人数13.5万余人。

    4间教室:2020年建设好4间智慧教室。目前全校已有9间智慧教室,为我校开展智慧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和环境支持,实现跨校区和跨校互联互通互动共享。


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高质量推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第1次测评:拟定、公布《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水平测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教师本科课堂教学水平测评。首次测评共有21个学院(部)199名教师积极申请,28名参评教师获评优秀等级,170名获评良好等级,1名获评合格等级。

    48名助教:对2019-2020学年的48名青年教师进行助教培养工作,组织开展了40余次的教学技能专题培训。上半年6名青年助教参加本科课堂教学准入资格考核,并顺利通过,48名青年教师顺利结业。

    2人获第一名:承办第七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我校获优秀组织奖。我校2人分别获文科组、思政组的一等奖第一名,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2名教师在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均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50余场培训: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课堂改革等方面,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打造魅力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实操、课程思政等系列培训活动,共开展了50余场培训。


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产出导向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5个实验区:加强卓越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创新实验区”5个,落实师范生培养“双导师”制,进一步加强U-G-S合作共同体,加强“教、学、研”师范生协同育人机制。

    4个项目:立项2020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项目4个,支持经费30万元,以推进信息化实验教学,培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18项奖励:疫情下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共获得全国性竞赛奖励1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66项,优秀奖28项。

    2个活动:活动1,承办两个自治区师范教育特色品牌活动。广西2020年“我的教师梦”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基础教育特级教师与师范生分享成长经历、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心得体会,培育“未来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2,2020年全区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暨全区高校师范生演讲比赛,14个地市教育局、33所师范院校遴选出的53名教师和79名高校师范生参加了比赛,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我校选手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级2项。


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60个项目: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组织评选出我校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0项(国家级86项,自治区级274项)。同时,对2020年在研的408个项目组织现场答辩与评审:344个项目准予结题,优秀等级29项,良好86项。

    1篇论文:推荐2017级化学(本硕培养独秀班)农彩梅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并汇报学术论文。我校大创项目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重要成果的体现。

    1银1铜:在第六届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充分发挥了大赛赛制平台和桥梁作用,组织发动全校1606个项目,8803名学生报名参赛,获得了国赛1银1铜,区赛8金11银17铜奖励的好成绩。31名教师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我校获得广西区赛“主赛道优秀组织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组织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红旅电商直播带货优秀组织奖”。


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质量稳步提升

    96.48%一本上线率:74个普通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7207人,在广西本科第一批最低分数控制线上录取考生2941人,一本上线率96.48%,较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生源质量好。我校被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评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6093人获学位:增加毕业审核批次,确保学生不因疫情影响按时毕业离校。截至2020年10月30日审核,共6156人获毕业证书,6093人获授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率为98.98%)。

    7项考试:圆满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应用能力B级考试、广西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等7项国家级、区级大型考试,接纳考生近8万人次。


本科教学激励体系不断健全,教学成果数量质量显著提升

    144万元奖励:组织开展了二级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对考核等级为“优秀”的4个学院奖励16万元,对考核等级为“良好”的8个学院(部)奖励10万元,总奖励金额144万元。

    1710项成果:完成2019年度优秀本科教学工作成果项目评审工作,评定1710项优秀本科教学发展成果,总奖励金额达248.713万元。


教学质量监控闭环有效强化,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坚强有力

    1个保障: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全日制本科线上教学质量保障指导意见》,加强线上教学全过程监控管理措施。以学院(部)为主体开展线上课程全面质量监控与保障,做到覆盖全部教学平台、全部课程、全部班级,保障了教学组织有秩序,教学环节不缺失,质量要求不降低。

    1005节次听课:组织校院(部)两级教学视导员对专任教师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听课、巡课工作。线上教学期间,进行了98节次听课视导,课堂教学优良率达92.86%,线下教学期间,开展了907次听课视导,课堂教学优良率为84.92%,线上及线下听课视导覆盖了704门课程。

    10万条数据:组织“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状态数据采集和填报工作,完成94张数据表格、近10万条数据内容的采集和填报,为学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个系统:启用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开展视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对提升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以及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发挥巨大作用。